自问世之日起,科创板便肩负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先锋之重任,以注册制为特色,为高新技术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了一片融资沃土。当下,历经五载的科创板,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达570余家,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科创企业不断壮大的背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019年,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心脉医疗”)成功上市。作为首批登录科创板的企业之一,心脉医疗的成长历程始终离不开浦发银行的全力支持——自2012年起,浦发银行便针对心脉医疗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上市当年,浦发银行更是成为心脉医疗的募集资金专户。以上仅是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缩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6万户,贷款余额超5300亿元,服务科创板企业超过70%,在股份行中位居前列。事实上,自2021年创设“浦发科创”品牌以来,浦发银行陆续发布各类科创金融服务方案,建立科技金融生态圈服务模式,打造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服务体系,为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的“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居于首位。与此相契合,浦发银行的新一轮战略亦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主赛道深入推进:通过数智化、平台化、生态化建设,浦发银行加速科技金融赛道的布局和能力提升,致力于成为科技金融生态领域里的重要枢纽,成为科技型企业“首选伙伴银行”。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银行业将科技金融发展置顶。这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组数据中有直观体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73万家,获贷率47.9%;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2.24万家,获贷率为55.4%;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4.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在银行加码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同时,“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的问题依然存在。传统的银行思维下,放款前对于企业财务状况、资产等的评估必不可少,而科技型企业普遍具有技术、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等特点,面对银行严格的风控审核,以上往往成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桎梏。成立于2015年的阔然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阔然生物”)系一家聚焦肿瘤分子病理和数字病理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认证。2023年,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主动与阔然生物建立联系。针对企业的特点,浦发银行为企业集团内公司阔然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海)有限公司提供了270万元“科创快贷”。据悉,该产品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经营状况以及纳税信息,为企业提供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在线发放的全流程在线信用贷款,单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非常感谢浦发银行愿意深入了解我们这个行业,了解企业以及运营状况,并看到未来的发展潜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卜令斌表示。据了解,阔然生物旗下拥有“阔然基因”和“阔然医疗”两大品牌,服务全国500余家医院和科研机构:“阔然基因”是企业临床检测服务子品牌,提供分子病理和数字病理服务;“阔然医疗”是企业医疗器械子品牌,从事分子病理和数字病理设备和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上意味着企业在研发经费及人员投入等方面有巨大需求。卜令斌以临床方向举例,“一款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周期大概在3年到4年左右,不仅比较费钱,还涉及注册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的投入等”。然而,近两年资本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资金募集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浦发银行提供的贷款可谓一场“及时雨”。
企业的需求跟随发展产生变化。2024年上半年,企业集团计划调整内部整体战略目标;同时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产品储能需求增加。根据整体经营判断,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又为企业提供了“浦新贷”产品,并实现放款5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这500万元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在卜令斌看来,金融赋能可以让公司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事实上,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打破传统的银行信贷思维并非易事。据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有信心为企业提供支持,在于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对此卜令斌深有感触,“有些银行因为不了解行业和企业,出于风控考虑,很容易‘一刀切’。”无独有偶,与卜令斌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鼎康生物总裁魏建中。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湖北武汉的全球领先的合同开发和生产服务(CDMO)公司,鼎康生物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药企,赋能生物制品从细胞株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我们这个行业一定要具备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在全球的竞争优势越大,所以需要资金进行不断扩张,建更多的工厂。”魏建中坦言,对于鼎康生物这样的高度资本密集型企业而言,对于流动资金的需求很高。自2020年进行重组独立运作后,鼎康生物急需在CDMO领域提高市场份额。彼时,正值企业转型关键期,浦发银行武汉分行成立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团队,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及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了9000万元信用贷款。有了浦发银行的示范效应,一些银行在了解情况后亦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信贷支持,这一年鼎康产能得到极大释放。2022年,由于一期厂房生产产能无法满足业务需求,鼎康生物计划提前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在得知企业项目建设规划后,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又结合主管部门下发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相关政策,为企业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并提供了2.5亿元资金的支持。
“银行对项目贷款评估要求较高,主要因为项目周期长,未来市场不确定性也很强。项目贷款中,抵押物能够覆盖的贷款金额较小,部分贷款以信用方式提供。我们之所以敢贷,是基于对企业所属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企业技术研发前景的细致研判,这对我们的专业性有很高的要求。”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田野表示。田野进一步指出,“如果对一家企业了解不够充分,不仅不利于风险判断,也不利于客户营销。其实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突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专业性,这是核心关键。”
事实上,以“专业”深入人心的浦发银行科技金融,背后离不开数字力量的护航。在介绍科技金融业务时,田野提到浦发银行推出的数字化拓客工具——“抹香鲸”,据悉,该款产品可批量精准地挖掘客户需求,并通过移动穿透营销,搭建起科技型企业与浦发银行合作的桥梁。